佛罗伦斯伽利略博物馆揭幕展出沛纳海捐赠的首个木星仪

2012年07月24日 14:00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转载 作者:刘文丽

        展馆内的机械原型、可由参观者直接操控的展品以及互动触控屏幕,展示伽利略的创意与直觉,以及他在宇宙体系和动力学上凭革新思维得出的成果。他的意念亦启发出无数精妙装置的诞生,令当年的原始机械时钟,进化成可靠的精密仪器。凭着这些创新方案,伽利略最终能破解计算海上经度的关键难题。在三个新展厅里,参观者可以跟随伽利略的步伐,一步一步利用望远镜确证哥白尼的宇宙结构;逐点逐点印证出严谨数学定律的动力现象;再去发现钟摆的等时性定律,与伽利略一起竖立这个计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为扬伽利略对现代钟表学的贡献,沛纳海为这个互动展区的成立提供了赞助,并创作了一个“木星仪”(Jupiterium) 赠予伽利略博物馆。木星仪是一座配备万年历的天象仪,可以展示木星以及这位托斯卡尼科学家所发现四颗木星卫星的移动位置。木星仪置于第二个展厅中间,在固定的恒星背景中,以地球观测者的角度展示月球、太阳、木星以及四颗伽利略木卫星的精确位置。 

       新互动展区的第三个展厅, 除了一些复杂精密的古老机械塔种之外, 还有一个由劳伦斯• 佛帕亚(Lorenzo della Volpaia)于1510年为洛伦佐•麦迪奇(Lorenzo de’ Medici) 设计的“天象“博物馆有幸与沛纳海建立长久而积极的关系─ 伽利略博物馆馆长Paolo Galluzzi 教授说:“伽利略博物馆得以成立新展区,透过富有趣味的展品及互动模型,展示伽利略的卓越成就。这些成就不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结构和动力学的认知,亦同时带领机械时计设计戏剧性地改进,开创并一直持续发展至今。沛纳海设计及制作了一个精密准确非凡的机械木星仪,并捐赠予伽利略博物馆。沛纳海捐赠的这个展品,乃传统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又一例证。事实上,木星仪是伽利略其中的一个梦想成果——借用木卫星的移动轨跡制成精准的天象仪——这是他以非凡智慧与令人钦佩的坚定决心,一直致力追求的梦想。” 

       “我们深感骄傲,”沛纳海首席执行官 Angelo Bonati 说,“能继续与伽利略博物馆建立长久的伙伴关系,并将伽利略在机械制表范畴内的发现与成就发扬光大。伽利略留下来的智慧,为沛纳海提供了无尽的灵感,这不仅是因为我们都源植于托斯卡尼,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成果展现出他对研究与探索的热诚与投入。”

互动专区——伽利略与时间计量 

        到访伽利略博物馆,应以互动展区为终点站。展区分为三个展厅,以实形及虚拟的形式探究伽利略的工具仪器。展览透过可操作的模型,展示伽利略在天文学、力学与计时等不同范畴所进行的研究实验,清楚地展示出科学仪器的复杂运作,特别是那些由创意澎湃的仪器设计师精心制作的复杂机械时计。 

一号展厅——物体运动:时间、距离与轨道 

        行程由看见两个天象仪开始,天象仪描绘出公元前四世纪尤得塞斯(Eudoxus of Cnidus) 及公元二世纪托勒密(Ptolemy) 的古老宇宙论学说。伽利略在取得轰动性的天文发现后,公然反驳他们的论点。参观者可以在触控屏幕上,看见这位托斯卡纳科学家望远镜下的天空。另一个触控屏让参观者组合不同镜片,显示继伽利略之后那些心灵手巧的科学家与仪器设计师,进一步完善望远镜所得出的效果。展厅里的其他机械模型,展示着伽利略构想并发现运动基本定律的一些实验:物体沿斜面及曲线坠落的轨道,以及拋射物体的拋物线轨跡。 

二号展厅——时间与空间 

        经度是靠时间计量与天体观测计算出来的。伽利略试图藉着观测木卫星的移动,并在机械时计加上摆锤,来破解计量经度的难题。他采用自家发明的仪器“jovilabe”,准确算出卫星的移动轨跡;在展厅里,沛纳海制作的木星仪实时显示着木卫星的移动轨跡,参观者亦可透过触控屏虚拟操作这仪器。摆锤时钟的运作由一个伽利略设计;被放大复制的定时器,和另一个把伽利略的环行锤摆与线摆锤作出对比的机械模型显示出来。展厅里的巨型擒纵装置可以直接开动,清楚展示机械时钟的运作原理。 

三号展厅—— 古老机械种 

        三号展厅放置了五个十六至十八世纪的古老塔钟,它们都装有摆轮的心轴或锚形擒纵装置和摆锤调节器。这个展厅亦展示了劳伦斯•佛帕亚(Lorenzo della Volpaia;1446-1512年) 于1510年为洛伦佐•麦迪奇(Lorenzo de’ Medici;1449-1492年) 设计的“天象仪”(Planetary Clock) 复制品,这个巧夺天工的设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机械时计代表作之一。这个天象仪多年来被放置于佛罗伦斯旧宫Palazzo Vecchio,先是藏于所谓的“钟室”离,后来移至新的“百宝阁”Guardaroba。科西莫•麦迪奇(Cosimo de’ Medici) 亦在此开始收藏成为首批麦迪奇藏品精髓的精巧数学仪器,并于此次在伽利略博物馆展出。不过,“天象仪”在十七世纪时就已经丢失了。这个展厅展出的模型,乃基于“天象仪时钟”制作人的儿子,本韦努托•佛帕亚(Benvenuto della Volpaia;1486-1532年) 的绘图而制造的。

        “不出三个月,本次展览已吸引超过十万名参观者到访,随着它的空前成功,“伽利略望远镜”展览其后移师美国最着名的科学博物馆之一,费城的佛兰克林博物馆(Franklin Institute) 举行。今次的展览更加插了伽利略博物馆的一些原作珍藏,把伽利略的发现置放于麦迪奇时代更广阔的科学背景中。“伽利略•麦迪奇家族和天文时代”展览(2009年4月至9月)展出过百藏品,包括手工艺品、科学仪器以及艺术珍藏,其中包括属伽利略现今仅存、从未离开过义大利国土的两台望远镜之一。展览再移师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博物馆(Nobel Museum),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期间开放参观,同场展出还有伽利略的另一台望远镜。沛纳海为向这位托斯卡纳天才科学家致敬,设计了三件精密巧妙的时计产品,于展览会的揭幕礼上,让大家先预览当中的天象仪时钟“木星仪”(Jupiterium):这是全球唯一展示观测者从地球角度实时观看太阳、月球、木星和木卫星移动轨迹的仪器。三款“向伽利略致敬”的仪器,于日内瓦的2010年国际高级钟表展 (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Haute Horlogerie) 展出,其中包括首度登场、装有陀飞轮调节器的 L’Astronomo 腕表和 Lo Scienziato 腕表。木星仪连同这两件极度复杂精密的时计,组成了沛纳海向这位托斯卡纳天才科学家致敬而设的伟大杰作。 

        伽利略博物馆之后再次参与由沛纳海举办的“时间与空间:向伽利略致敬”展览,延续彼此之间的合作。展览分别于佛罗伦斯的现代艺术中心Ex3(2010年9月)及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2011年5月)举行。展览的目的是要透过非凡的古董时计及当代名表珍藏,展示沛纳海的品牌历史,并以“向伽利略致敬”为展览的高潮重心。伽利略博物馆破例借出了部份珍藏仪器,馆长Paolo Galluzzi 教授更亲临演讲,让参观者充分了解伽利略在科学史上,尤其是时间计量上的重大贡献,令展览内容生色不少。 

        沛纳海木星仪(Panerai Jupiterium) 以地面观察点为基础,将地球设置在中央位置,其他星体则在其四周运行。这幅壮丽景象密封在一个阔75厘米、高86厘米的玻璃箱中,并安放在一个红木基座上。在此基座内,时钟与驱动天象仪的复杂齿轮皆整合于此。在玻璃箱内,一个透明的球体代表宇宙天穹,它由两个代表南北半球的半球体构成,中间以像徵地球赤道的精致金属带进行连接,金属带上镌刻了十二星座的标志。半球体饰以星座图,星体覆有强力夜光涂料( Super-LumiNova® ) ,在黑暗中逼真地将繁星闪烁的夜空再现眼前。球体上展现的夜空一如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那样缓慢移动,每23小时56分钟完成一次公转,也即是我们所说的一个恒星日。 

        在时钟机芯的调节下,一枚机芯驱动地球外的所有星体在玻璃球内以实际运行时间在各自轨道上不停旋转:月球每27.32天围绕地球旋转一周;太阳每365.26天环行一圈;木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11.87年,而其卫星即木卫一( Io 伊奥) 、木卫二( Europa 欧罗巴) 、木卫三( Ganymede 加尼美德) 及木卫四( Callisto卡利斯托) 则分别每1.8天、3.6天、16.7天和7.2天才能完成一圈公转。 

        错综复杂的支桿和平衡锤系统支撑着星体并保持平衡,在其基座上有一个圆形截面,里面的四个视窗提供万年历显示: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该万年历直到2100年才需要作出调校,因为这一年虽然在理论上属闰年,但实际天数并没有增加,因此需对阳历的细微差别进行调整。 

        在玻璃球体的下方,红木基座上设有一个钟盘。它采用沛纳海特有的设计风格:黑色的钟盘配备长棒型时标,12点钟和6点钟位置设有两个大型的阿拉伯数字,它们和指针一样闪烁着光芒。除小时、分钟和秒钟外,钟盘还配备昼夜及剩余的动力储存显示;这款手动上链的时钟具备40天动力储存。

        沛纳海木星仪( Panerai Jupiterium) 包含1532个零件,大部分以钛金属制成,总重量为110公斤。这是一款史无前例的杰作,其机械复杂程度充份印证了沛纳海的技术实力。这款超凡的时钟天像仪,旨在向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致敬,而他所提出的钟摆定律为精密制表技术开劈了新的发展道路。 

        佛罗伦斯的科学史研究所暨博物馆 (Institute and Museum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创建于1930年,后经全面翻新,于2010年6月10日以“伽利略博物馆”(Museo Galileo) 之名重新开放。 

        伽利略博物馆设于十一世纪的卡斯泰拉尼宫(Palazzo Castellani) 里,自1930年一直以此为基地。卡斯泰拉尼宫总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设有图书馆和办公室等,展场则佔地1,500平方米。而多媒体部(Multimedia Department)、博物馆与图书馆储藏库,则设于邻近大楼。2011年6月,伽利略博物馆于重开后一年之内接待了逾十万位参观者,相较博物馆闭馆展开翻新工程前一年(即2007年),参观人数上升超过40万。伽利略博物馆同时为一所研究中心,专门进行科技史上的高等研究与文献汇编,为全球各地的学者提供图书馆内逾十七万册文献书籍以作参考。图书馆藏有大量电子书籍,可以透过互联网浏览。伽利略博物馆不时出版专题着作,并定期出版两份期刊杂志Nuncius 和Galilæana,于全球各地发行。 

        伽利略博物馆亦经常跟着名的国际研究所合作,推行大型的创新研究计划,当中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 (Roy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Sweden)、诺贝尔基金会 (Nobel Foundation)、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Max-Planck Society) 研究所,以及哈佛大学的历史及哲学系。

      每一枚沛纳海腕表均独一无二,并与其所蕴涵的传统一脉相承。此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復兴时期的佛罗伦斯。1860年,商人、工艺师兼发明家乔凡尼•沛纳海(Giovanni Panerai)在佛罗伦斯城中开设了首家制表工坊。从沛纳海腕表的每个细节,到腕表的设计及制作目的,均传承品牌的非凡传统——放眼未来,持续追求卓越技术,让每枚全新推出的沛纳海表厂系列腕表均独具特色。 

        自1997年成为历峰集团旗下品牌,集义大利设计与完美的瑞士制表工艺于一身的沛纳海,每年均会对其150年的辉煌历史作重新演绎,打造出以卓越性能、美学设计及完备功能为本的高精密时计。 

       2010年,沛纳海推出P.999自制机芯和沛纳海木星仪(Panerai Jupiterium)。沛纳海木星仪是为纪念托斯卡尼天才人物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进行天体观测400周年。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