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什么钟表?

2019年07月09日 11:12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表家号 作者:芯选

这几天最火的网剧非《长安十二时辰》莫属!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同名小说,虽然故事背景在遥远的唐代,但作者马伯庸描述的感觉非常现代。讲的是发生在古代大都市长安的“反恐”故事,由雷佳音饰演的首都“刑警队长”早已经被判了死刑,他和一个官二代携手,粉碎来自于境内外的“恐怖分子”的惊天阴谋,从而拯救整个国家。而这件故事,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也就是12个时辰,于是取名为《长安十二时辰》,不少朋友也俗称《长安反恐24小时》。

按照大部分人的思维来讲,发生在唐代的故事肯定不会出现钟。但实际上,这部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些“计时仪器”,也就是现代钟表的前身。芯选Watchoosy作为一个钟表媒体,今天就来和大家扒一扒《长安十二时辰》里面都有什么钟表?

《长安十二时辰》原著小说把故事情节做了美剧式的切割,每半个时辰为一章,一共24章。所以在电视剧每集的开头,都以“日晷”作为剧情的进度提示。

人类对于时间的感知,最早的来源就是太阳,日升日落,周而复始。在现代机械钟表没有发明之前,古代人民最重要、最直接的计时仪器就是“日晷”,读音[rì guǐ]。

“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晷针,其所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移动,对照晷盘上面的刻度,即可读取当前的时间。

关于“日晷”,中国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发明的短影平仪。

虽然看上去简单、可靠,但日晷也有两个巨大的缺点。第一,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并且正确指向北极星;第二,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

于是在《长安十二时辰》又出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古代计时仪器“水钟”。反恐局“靖安司”的大本营里面就有这样一台巨大的设备,甚至其还有一位专门负责的报时人员,官职为“司天台报时博士”。

水钟”的原理也非常地简单,就是依靠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剧中也出现了几次“水钟”水滴滴落的特写镜头。

一个木桶,底部打一个小洞,水滴落的速度并不是匀速,而是先快后慢,因为水位线越高,压强越高,流速越快。如果这样,就只能记录一桶水滴落的全部时间,不能详细区分一段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的匠人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是将木桶做成圆锥形,这样可以利用水量补充水压带来的影响;

第二则是采用更多的木桶,一层叠一层,使最下面一个木桶始终保持一个水平线,进而保证水压尽可能不变,即水滴落匀速。

而这种则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高精度“水钟”模式,《长安十二时辰》剧中这架水钟高度惊人,同时显示时间的浮标上面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很大程度就是采用“多层”结构。

除了“日晷”和“水钟”,《长安十二时辰》剧中还出现了一种古代计时仪器“火闹钟”。

香烛本身的“燃料”数量已经确定,在燃烧时,只要周围环境变化不大,香烛燃烧的速度也就基本相同。于是在香烛上放置丝线,丝线一段为铃铛。每当香烛燃烧一段,就有一个铃铛掉落,发出声响作为提醒。

因为在室内,所以剧中的火闹钟并没有加盖,如果处于室外,增加一个盖子就可以减少风对香烛的燃烧加速。

《长安十二时辰》提到的这些“计时仪器”虽然都可以记录时间,但多多少少都存在限制,受外界干扰的程度比较大。直到1583年,伽利略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现代钟表得以诞生和大发展.......

END

声明:本文为腕表之家自媒体平台“表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腕表之家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表家号

芯选
已发表 512 篇作品

芯选Watchoosy是一个有态度、有深度且有温度的钟表媒体。除了追寻深度与温度并存的热门资讯,芯选更热衷于以有趣且易于理解的文字对复杂的钟表进行解析,拒绝公关稿搬运。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已收获数十万表友关注,月均浏览量超过千万人次.

TA的更多文章 >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