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还说今年开年搞个国米圈,但是剧情的发展想必大家也都熟悉,拉倒吧,坚决不趟这滩浑水。多亏了那段日子腾出精力看了很多其他手表品牌,也了解一些老表知识。
我这人比较“隔路”,人们越炒什么、话题越高,我越觉得没意思,想离远远的;越没人关注、别人看不上的,我就喜欢巴拉巴拉翻一翻,东瞅瞅西看看。可能是垃圾债看多了吧。翻着翻着,哎呦,16570映入眼帘,雪白的盘面,配合极地、冰川、洞穴、草原各种背景的探险家海报,直呼卧槽,完全在我的审美点上,老款标称40mm,实际39mm,表耳到表耳47mm,小腕子友好,空心蚝式表链均衡舒适,可以搞,就这么简单。
上外网搜了很多探险家的老海报,剩余发在评论区1楼
说说16570的小历史,查了很多资料,学习了很多知识,才算是把各个年份的具体情况大致摸清楚。16570生产周期很长,从1988年到2011年,壳形长达23年之久,是劳力士史上生产周期最长的一款(代)腕表,如果算上此前相同壳形的16550(1985-1988),则该设计语言的使用周期长达26年。
16570从盘面6点位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时代,因为以前劳没这么火爆,基本和其他瑞表平起平坐,所以在年份上会有今年生产,库存到明年才能卖掉的情况,本文年份拿不准的一律用“or”标注。关于外号,都说一款劳如果被赐予一个外号,那算是还行,起码在审美方面得到了表友的共识。16570在海外的外号就叫“Polar”(极地),特指白盘这款,国内翻译后赐予外号“雪山白”。16570也是海外玩家公认的劳力士最后一枚具有“工具”精神的腕表。近十年劳力士越来越。偏离初心。
T25面(网图)
第一代1988-1998(or1999)年,6点位标注“SWISS T<25”,俗称“T二五”面,夜光材料氚小于25毫居里,对人体基本无害。表耳上有生耳穿孔。表扣方面,早期和日志一样为普通蚝式表扣(无保险扣),直接扳开。大概1995年开始使用运动款保险扣(龟背保险扣)。这代白色T25面随着氚夜光的释放,夜光效果会变差(发光能力衰减到50%约需12.5年,到25%需25年),表盘渐渐氧化成奶黄色,也就是古劳里最最稀罕的奶油盘,刻度和指针的涂料变为膏药黄。一枚T25大全t价格是匪夷所思的存在。为啥资深老表玩家喜欢追T25,咱还没到那个精神层次,我只能大概猜一下他们的心理。知道“熬鹰”不?其实同理。我就这么耗着你,天天戴在手腕上风吹日晒雨淋,看你T25啥时候开始泛黄。和盘串盘到油亮包浆一个道理。
单swiss面(网图)
第二代1998(or1999)-2000年, 生产周期短,6点位标注“SWISS”,俗称“单swiss”面。和T25的区别就是不再使用氚夜光,开始用现代化的luminova涂料,但当时这个涂料刚开始用,时间长了也有盘面泛黄的情况。所以单Swiss面如果泛黄,好多玩家觉得比T25面还要稀有。
swiss made面
不知为啥,本以为2007-2011的有内印大全t会比较好找。
但各平台找遍,极少。这个现象不仅限于劳力士,很多古董表玩家挂出来也是【仅供欣赏】,就是显摆他有,你去聊两句,他能跟你侃一上午,但就是出价多少都不卖,都是“隔路”人。16570大全t就够难找了,没想到再往前的探二1655那更是一表难求,基本可以用“绝迹”来形容。玩儿古劳,我个人认为还是日本的中古表店最佳,各种信息透明非常省心。
我可能。。。到这儿了?
以前觉得买新劳是煎熬,又要和SA聊搭售政策、找二级、相互比价blabla,但无论怎样兜里有钱心里就不慌。现在淘老表完全是另一种折磨,能看到,聊半天,得不到,人家不卖。就算淘到也还得伺候它,送去劳服保养,一会儿这儿老化了、一会儿那儿又变形了,该换的换、该修的修,劳服没库存零件还得从瑞士订,一等就是几个月。唉,心累,纯是花钱买罪受。
来喽
我淘的这个是swiss made早期无内印版本大全t,不太难找,购买到手经历较为曲折,唉,不多说了,最终还是开心的。上图鉴赏!
不要误会,是绿色夜光,相机对焦后不明原因的拍出来是冰蓝色
夜光还是很犀利的,绿色的夜光粉吸光能力超强
文章没少读,多研究
穿个肥大的防风羽绒服假装在爬山探险
配正装妥妥的,白面+白衬衫无敌。相较于现款42mm大壳(表耳到表耳惊人的50mm),16570的39壳形非常轻薄,可滑进袖口
确实是绿色夜光。对比了一下2020款无历水鬼,我感觉老的绿色luminova比现在的冰蓝super luminova吸光能力强,但是持久性弱一些
龟背表扣,空心蚝式链,佩戴感受非常轻便,手腕体感近似于36mm日志的五铢链
还是合影一下
雪山白迷人啊,我倒是希望它盘面能一直保持白色,可能还没修炼到骨灰级玩家那个精神境界。当然如果它开始渐渐泛黄了,也是极好的:D。下一个搞啥呢?14270?16233?18038?不知道,反正人多的地方我不去,你们不爱玩儿的,我就看看。哈哈哈哈,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