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茄“探秘•同轴”展览 探寻革命性机芯背后的故事

2012年10月31日 14:30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转载 作者:刘文丽
        2012年10月19日至11月30日,欧米茄“探秘•同轴”展览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隆重呈现,揭幕活动当日,欧米茄全球总裁欧科华(Stephen Urquhart)、欧米茄远东地区销售及旅行零售业务副总裁卡洛斯•卡迪纳斯(Carlos Cardenas)和欧米茄中国区副总裁杨骅等悉数到场,其中欧米茄产品管理部负责人格雷戈里•奇斯林(Gregory Kissling)更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讲述了欧米茄同轴机芯、元件、腕表的发展之路

乔治·丹尼尔

        本次展览展现了欧米茄独有同轴擒纵系统的奇妙演变。这个机械装置虽然微小,却从此改变了卓越机芯的定义, 为整个制业带来一场巨大革新。展览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展示了同轴擒纵系统和硅游丝的各种技术细节,同时各个年代搭载同轴机芯的代表款腕表也在此展览中登场。制表师工作台旁的欧米茄同轴技术3D全息影像直观地呈现了同轴技术和硅游丝的特色。来自瑞士的制表师也在现场进行演示,展现欧米茄独有同轴擒纵系统蕴涵的复杂工艺和精妙制表技术。

         同轴擒纵系统这一欧米茄引以为豪的创制始于英国制表大师、发明家乔治•丹尼尔临睡前的一个奇思妙想。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夜,丹尼尔在准备安寝之时,一个想法突然浮现,他构想出一种与以往杠杆擒纵系统全然不同的装置,通过重新设计这个机械腕表机芯心脏部件,能有效降低传递动力的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少对润滑的需求,从而解决困扰制表界数个世纪的问题。兴奋的丹尼尔先生拿起床边的一张纸,迅速勾画出脑海中的图像,然后安然睡去。        第二天清晨,丹尼尔随即开始了对同轴擒纵系统的研究,他坚信自己手绘草图中的模型可有效运作,之后他开始与瑞士顶尖钟表商们接洽,探讨将这个全新机械系统进行量产的可能。然而,当时的瑞士制表业已经依赖传统杠杆擒纵装置近250年,业界对乔治•丹尼尔的新发明普遍态度冷谈。仅有一人慧眼识珠,那就是斯沃琪集团创始人、当时的主席尼古拉斯•G•海耶克,他为欧米茄引入了这项技术。在此后数年中,欧米茄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与丹尼尔精诚合作,将同轴擒纵的不同部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同轴擒纵系统与传统杠杆擒纵相比,改进了动力传输的方式

        1999年,欧米茄发布了第一款搭载革命性同轴擒纵系统的腕表。八年后,8500同轴机芯问世,开创了机械制表业的全新时代。

        此后,欧米茄在同轴之路上不断探索,优化了同轴擒纵系统的结构,将最初的双层式同轴擒纵轮改进为三层式同轴擒纵轮,并采用先锋工艺将机芯中的摩擦降至最低,使得欧米茄同轴腕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2007年,欧米茄推出搭载有同轴擒纵系统的8500/8501自产机芯。这是欧米茄同轴革新之路上最引人瞩目的一步。欧米茄第一次围绕同轴擒纵系统设计了整个机芯,200多个元件中的每一个都是为了全新的机芯而由欧米茄自行设计并生产。        随后,专为小尺寸腕表设计的8520/8521同轴机芯、带有瞬跳年历功能的8601/8611同轴机芯、9300/9301同轴计时机芯、带有星期日历显示和瞬跳功能的8602/8612同轴机芯以及带有GMT功能的8605/8615同轴机芯相继问世,欧米茄自产同轴机芯家族不断发展壮大。

同轴擒纵系统与硅游丝搭配使用,为腕表带来了更高的精准性和持久稳定性

         欧米茄全球总裁欧科华在谈到同轴擒纵系统时表示:“革命性的同轴擒纵系统解决了困扰制表业两个多世纪的润滑问题,堪称机械腕表领域的重大革新。1999年,欧米茄实现了同轴机芯的工业化生产,十余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对同轴技术的研发,成功地将独有的同轴技术应用到了品牌所有腕表系列之中。如今,我们绝大多数的机械腕表都搭载了同轴擒纵系统,并将欧米茄腕表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提升至了此前机械制表业无法想象的全新水准。”

首款搭载同轴机芯的欧米茄碟飞系列腕表,1999年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