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SIHH 赏(四)

2011年05月28日 15:59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转载

  SIHH——2010日内瓦高级钟沙龙日前落幕。这个被喻为钟表界“奥斯卡”的展览在今年步入第20届,与去年参观人数锐减20%的萧条情况相反,今年再现活力,尤其是高科技新材料与传统制表工艺撞击出新火花,令人关注。

  万宝龙从矽晶体的薄片中刻出细微机芯零件,积家采用比钛金属更耐磨的钛钒合金,沛纳海采用氧化锆陶瓷制作表壳……这些新材料,过去曾被F1、医疗设备或是超音速飞机制造业采用,如今沿用至腕表中,因其更轻、更坚硬、更耐磨的特性,使得腕表的走时更加精准。

  卡地亚则一口气推出五枚新款高级钟表机芯及九款腕表新品,包括Astrotourbillon 天体运转式陀飞轮机芯、镌刻日内瓦优质印记的镂空陀飞轮机芯、万年历机芯及浮动式陀飞轮机芯等精湛工艺。

  去年首度进军高级钟表业的Ralph Lauren,今年则表示将进军亚洲,第一站在澳门,第二站瞄准了北京;独立而小众的Parmigiani Fleurier也表示,2010年的重头计划是进驻中国,预计在京沪两地的黄金地段开设上百平方米的专卖店,并在全球增设50个销售点。(有有)

  GP芝柏表 0.3g 轻若鹅毛的陀飞轮

  2010年的三金桥陀飞轮新作延续19世纪中期GP芝柏表一段光辉历史:当时表厂创办人 Constant Girard花了多年时间钻研陀飞轮擒纵技术,并于1860年创制出一款三桥机芯怀表,其发条鼓、中央齿轮和陀飞轮系统以直线排列,此作品赢得瑞士纳沙泰尔天文台(Neuchatel Observatory)颁发一等奖和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三金桥陀飞轮得以名垂千古。

  今年的三金桥陀飞轮的三条夹板造型,与1860年的“老祖宗”结构同出一辙,经镂空处理的夹板活现一分当代美学特色。金桥夹板镂空和抛光打磨造工无瑕,工匠要用上七天时间处理始得此完美效果。陀飞轮由72个零件组成,直径约1厘米,仅重 0.3克,与一条鹅毛相若,可见其精妙细致之处;微型铂金上链摆铊装置于发条鼓底下,令机芯的独特造型结构毫无保留呈现眼前。

  万宝龙

  470个零件合作“变脸术”  

  万宝龙于2008年推出第一代充满复古风味的明星尼古拉斯·凯世单按钮计时表,今年亮相的新表机芯装配了先进的硅晶体擒纵杆及擒纵轮,突显表厂以前瞻技术视野提升传统机芯工艺的决心。

  此外,一款Metamorphosis的标准腕表,只需拉动滑把,15秒内,三只小转盘缓缓上升,如舞台升降机一般,瞬间变为一只计时表。而这一惊人的变化,是由腕表内470个零件中的50个同步协调完成的“变脸术”,获得不少于5项专利技术。万宝龙强调,这项源自瑞士古老机械人玩偶的技术将“引领下一个世纪的制表工艺”。

  卡地亚

  “飞起来”的陀飞轮  

  这款CALIBRE DE CARTIER浮动式陀飞轮腕表,表盘上的XII罗马数字时标格外醒目,突出了卡地亚腕表工作坊最新的设计特色。腕表气势恢宏、机械构造坚固,由142枚零件组成,其中包括19枚红宝石轴承。机芯厚度为4.5毫米,搭载浮动式陀飞轮,C字形陀飞轮框架兼具秒钟显示功能。其直径为10 3/4法分,每小时振频达21600次,可提供50小时的动力储存。

  传统的陀飞轮框架固定在机芯桥架与夹板之间,而CALIBRE DE CARTIER腕表的浮动式陀飞轮设计,则在表桥之上“飞行”,仿佛不受重力影响,悬浮于表盘之上。美观的设计同时也意味着精湛的技艺要求,需要制表大师格外关注陀飞轮框架的设计,以使其具备与传统陀飞轮相同的抗震性能。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