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去换下一个世纪

2021年03月18日 11:41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表家号 作者:大写的萝拉

大寫的蘿菈‧Capital LAURA
蓝思晴Laura Lan/华语知名钟珠宝评论家/生活艺术书写者/瑞士Gübelin古柏林彩色宝石中级专业


人的一生多半不超过一个世纪,而有些人用了半个世纪的人生,只为守护下一个世纪的世界。

受到路易十三的邀请,我们一群人从四面八方去到北戴河,进行一场《再造100年》创艺对话,我们之间有百年工艺传承人、导演、演员、建筑师、艺术家等,而我一个写字人,感觉到自己如此渺小且微不足道。很难相信,像路易十三这样一个顶级干邑的品牌,坚持做这个看似与品牌无关的创艺对话已经三年,坚持发掘传统工艺、艺术传承与融合创新的可能性。


路易十三将我们聚集在北戴河进行一场《再造100年》的创艺对话。

在北戴河活动的安排媒体采访中,被问到:身为一个作者,你如何看待传承这件事?如果我是一名小说家、一位诗人,或许我没有答案;然而身为一位专业钟表珠宝评论家,我面对的工艺世界是超过三百年以上的传承,是拥有庞大历史根源的手工艺,这个巨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也是正还在这个行业里面用双手以〝继续努力〞回复着的。


北戴河沙丘美术馆留影(摄影@顾朝圣)。

我是怎么开始写作的?12岁的一个下午,我在自己的课桌上,拿起这几天撕下的日历纸,在背面空白处,写下我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自此以后,开启我写短篇小说、散文和诗的历程。是哪一个契机,让你开始觉得自己能写?我常常问自己,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写作之神,我想他是刚好在人间游历看遍所有小朋友写作时,见着有一个人不写只看,心里头还接二连三不停在滚动各种小心思、小问号与小批评的弹幕,于是就随意地用他的手指一点,说:你行你上!小时候在《古文观止》、《聊斋志异》、《老残游记》、西洋漫画、报纸专栏、儿童看的百科全书、父亲放在书架上的书里头沉浸着,到现在我仍然对聊斋里的许多故事感到冷汗直流,想到幻化成媚惑人形的狐仙、睡一觉醒来发现中状元和美好的一生,原来都是梦一场的书生;还有那被形容成相貌极其凶狠,却又内心善良与正义感爆棚的钟馗。书籍是我成长过程中,最美的桃花源,像是永远会拥抱我的大家庭。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创艺对话活动留影。

从4岁开始习字,我在15岁之前,除了教科书外,什么都爱看,只要有字的东西我都爱,这个习惯到现在都还是,古今中外书籍之外,我还看杂志、说明书,收藏各种、各国、各科别印刷精美的书籍,因为爱字如命,我还收藏纸张与笔墨。就好像路易十三的酿酒大师守护著半个世纪以上的生命之水,以调和陈酿为独一无二的路易十三,我守护著文字的一切,因为文字代表著人类文明与文化演进的一切起源


出自卷宗Wallpaper*2021年1月&2月合刊(摄影@任海华)。

上了高中以后,我开始迷恋西洋、俄罗斯、日本古典文学,在那些艰涩的文字中,扩充自己还年少不更的有限想象;还因为想要做一位生物学家而阅读许多关于植物的书。但一切都在17岁看到了村上春树《听风的歌》(台版赖明珠译)而有所改变,我开启了自己意识流派的写作方式,开始理解到人生孤独与宽宏的共情,更开始与村上一起聆听大量的爵士乐。不知不觉中人们都说,我像是村上小说里走出来的人。村上春树小说中,常常有一种人物:做着不起眼的工作,规律、严谨且安静,像是一台小型的自动吸尘器,默默地像是清扫般的,将这个看似重复且无趣的工作给清理干净。


出自卷宗Wallpaper*2021年1月&2月合刊(摄影@任海华)。

记得村上的小说里曾经出现过一个文字校稿员,每天开始工作前,先将铅笔削好并摆放整齐、泡上一杯咖啡等必备流程,然后再如机器般地将每天的稿子看过一遍、挑出更正处,再一一进行检查,中午的时候将早上出门前做好的三明治拿出来,再泡上一杯咖啡,进食时可能听些音乐,想着一些工作时没能思索的事情,没有企图与野心,生活与工作既分离又紧紧在一起。潜移默化之中,我也成为这样默默付出一生的重复与严谨的工作,换得自我心灵自由的人,即便在他人眼光中,我看起来并非成功人


出自卷宗Wallpaper*2021年1月&2月合刊(摄影@任海华)。

〝传承〞是什么?对在文字领域里面,像个清道夫一般工作的我来说,可能就是:继续阅读百年前的著作,继续吸收近代作者的智慧作品,然后继续用我的语言和方法,去传达一点点像是思想一样的东西吧。我和村上春树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总是长期沉默且重复着看似相同的工作、像是一小口一小口吃掉那个夹着黄瓜片、火腿与美乃滋酱的三明治,反覆琢磨着、咀嚼着来自前人的智慧与研究,不断地练习着自己的文字操演能力,斟酌着那流水般的文字,能不能也在百年的河流中,沉淀而留下些什么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艺术计划密切关注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缂丝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之一,自古便是皇家御用之物,象征荣耀。

对整个文字创作的领域来说,我如此微不足道,写的不是什么影响后世的巨作,也无法成为娱乐大众的畅销作者,即便以前担任十多年的多刊专业钟表杂志总编辑,其中我工作最长的全球知名国际中文版,已经是全领域最顶尖的巅峰作品之一,扩及到的读者仍然极其窄众。在编写杂志工作中,我不仅在文字大量且专业的恪守,专业钟表知识的传递准确度,版面、图片的精美上,事事严谨挑剔,拍摄工作需要数次的策划案讨论审视,杂志页面反覆端详检查,分毫都不允许差错,工作犹如一位苦行僧,一路上许多人承受不了如此量级的枯燥工作,却也等不到外界看似光鲜的亮丽而纷纷离开,但我始终甘之如饴。

十多年前,巧合与几个同业朋友在德国德累斯顿旧城河上游船,其中一个人问起在座的我们:你们之中有谁会继续把钟表书写作为一辈子的工作?其他两位男性还未等话音落下,早已频频摇头,如今其中一位已经转行,还有一位已经不再书写,我是当时唯一毫不犹豫答〝会〞的人。打从我进入钟表珠宝行业,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的真正原因其实是:透过了钟表珠宝行业,我观看到了整个人文世界,见证了时代文明的演进与手工工艺的传承,而我,这样一个以文字度过余生的我,还能为此以文字留下一些什么。这是我在生命里一直寻求的某一种执着,也是我在路易十三的品牌精神中,看见的光芒

记得第一次见到路易十三首席酿酒大师巴蒂斯特·卢瓦索(Baptiste Loiseau),也是在路易十三《再造100年》创艺对话的座谈会里,他专注且仔细聆听所有人对于传承、艺术的意见表达,并谦虚仔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能够完整且完美地保留路易十三的佳酿之味,他生活作息规律且不抽烟,为的是保持最佳的味觉与嗅觉。他就像是我所认识的制表师、工艺师们,沉默且温和、谦虚却宽大,也像是我所认识的村上春树,如果要说在他们之间有什么不约而同的特质,可能就是:生活自律且严谨,永远尊重百年沉淀下来的传统,并在当代大量汲取灵感与想法,不厌其烦且反覆地执行渐渐失传的传统技艺,试图在变化多端的现代,留下属于下一个世纪的经典与传承结晶

编写杂志已经将近二十年的我,遇过敷衍了事只为填充版面的编辑无数,也见过认真选题、取材并且讨论文章的编辑,甚至在翻译书籍的过程中,见识到只当搬运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将编辑这个我认为具有神圣光环的工作,当作自己潦草行事的挡箭令牌。媒体问起,如何看待纸本与纸媒的衰退?我的答案是如此毒辣且直接:不是纸本或纸媒衰退,而是编写这些出版物的人们,不断地在退步。我们的世界在剧烈改变,但有些人文共鸣的深层价值观是永远不变的。面对出版业与文字工作的起伏、挫败,我却一天也没有忘记初衷且不停追问:还有呢?还有谁是默默地站在这些人前长袖善舞、巧言辞令的人们背后努力?

面对家中近千本的藏书,虽然大部分看似与我的工作无关,我仍然继续钻研人类百年传承下来的研究:关于珠宝、钟表、科学与文物艺术,甚至是汉字的演变,试图从不同面向去解读、书写人类数百年来,最不应该被现代科技推倒的文化传承。我无法成为百年大师,无法成为文学流传百世的小说家,却还能为那些正在埋头沉默努力传承的大师们,以双手创作钟表、珠宝、传统艺术与百年佳酿的他们,倾听属于他们的传奇与故事,试图以文字描绘出他们的理念与智慧结晶。或许我无法如路易十三的酿酒大师一样,将现世的所有传承与作为,都留给百年后的人品尝,那不仅是口味上的完美一致,更富含人文精神的高尚意义。渺小如我,但求百年后,还会有一个、数个、更多个像我这样不太聪明的人,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书写,换下一个世纪的人接着延续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作品,作者与本号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权,欢迎朋友圈转发文章。如需全文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号进行授权。禁止任何第三方平台未经许可之擅自转载及任何自行撷取篇章或删减文句刊登。

声明:本文为腕表之家自媒体平台“表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腕表之家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