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极致是空的一切│京都吃素

2019年07月15日 14:55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表家号 作者:大写的萝拉

Laura Lan蓝思晴 《大寫的蘿菈》主笔 华语圈知名钟珠宝评论家,专精机械钟表赏析,亦对珠宝、生活、文化与艺术等各领域皆有着独到的见解。创办《引想力工作室》从事专业文案、顾问、讲习等工作。

其实一切都是意外,我没有特别选择来到京都,也许这次是京都选择了我。

夏日太乏,于是我想着去一趟最远的北方,但又贪恋舒服美食,所以想到两年前的此时在北海道气候舒适,看了几回机票暑期真的太贵,我宁可攒着这个价差吃顿好吃的。突然出现了一张静冈进名古屋出的特价机票,不加思索订了以后,我才开始考虑该订哪里的酒店。

从静冈富士山机场进入日本,想当然尔的该是去探访富士山,河口湖我已经去过两次,还用自行车把它给骑了个遍,富士山虽美景甚多,其实能够像样好好住下的地方多半集中在河口湖。搜寻了半天,心一狠就决定走往京都,全程就在附近待上几天。我特别喜欢京都的秋天,春末季节避开樱花季节也是舒爽的日子,没有东京给人太压迫的感受,京都拥有古典日本的风格并保留着古都原味,一直都是全世界旅客都喜欢来的地方,也许是这样,我虽然也喜欢京都,却没有这么强烈一再造访的欲望。

京都各处都散发着古典日本的气息。

心里面惦记着几年前在京都买的和布金属绊扣的眼镜袋,想再去买几个回来。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我毫无计划地来到京都,只是两天前在网络上订了几家餐厅,就上路了。夏日的疲乏让我对平日热爱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提不起劲,虽然搜寻了当地的展览却一个都没有去,我在京都只是坐在一些寺庙里、庭院里什么事也没做。

这趟京都行我漫游在一些寺庙与庭园间。

从小在学校被要求要打扫教室、擦窗洗地,在家也一直都需要帮忙家务,一直都觉得这个工作特别烦,但由于生性不爱惹是生非,不喜欢强出头引人注目,所以总还是默默地接到任务就全力完成,国小、国中到高中,也没有因为高考而间断过,甚至高中时还被选为全校巡逻检查各个班级清洁工作完成度的检察队。也许是我生性挑剔的性格,从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察觉,像是写在我脸上与纹在身上一样,我对家务与环境清洁工作的确也有很挑剔的一套。到了长大才知道,这种家务清扫的工作,竟然成为减压最好的方式,人生有太多比家务更繁琐的烦。

京都各处都洒扫得一尘不染。

这就是每回到了日本总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受,像是找到了共鸣的外星人,这个世界有人是以偏执为傲的,在这里怎么偏执狂都没有人觉得你奇怪,更有体系整理的一套学说,让人们对这种偏执佩服遵从。我一直认为那个不叫偏执,而是一种哲学与修炼。〝洒扫进退应对〞就是人生修炼的全部,从这八个字里头可以延伸出整个人生观与修行方向,这几个字在京都体现的最为极致。

洁净静谧的京都巷道。

由于没有计划,就没有攻略可以参考,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我才发现自己订了个离市中心需要搭火车35分钟远的岚山,于是没有考虑太多竟然胆大妄为地试了最近才开通日本部分城市的某打车软件约车。跳上车软件显示开车到点需要40分钟我心已凉,没有去过岚山的我没有概念,司机一直紧张地用日文确定我要去的地方,因为这个路线看来连他都发凉。在山间小路绕的一大阵,我越发觉得这个没有做过事前准备了解的餐厅订位太鲁莽,车停在一个像是观光小火车的车站,司机告诉我导航地图就指示到这里,而且导航显示餐厅就在这个车站的后面。

对目的地毫无头绪,只得按着导航找路。

我下了车走了一圈,并看着自己手中的谷歌导航,知道自己走错路了,到了一个山的背面,眼前是一个大斜坡,是入山口往深处的节奏。可能是已经预付饭钱给我不甘心的力量,我走到一个小庙去斗胆地用英文和我幼儿园程度的日语,向一个年过70的老庙祝问路,他竟也拼凑地说出:在竹林深处、越过山这样的字眼让我明白。在走到观光小火车站,一个看似站长的制服老伯,英语发音极好地说:越过山,竹林深处去,难找。

餐厅就藏在这条延伸下去不知到何处的某处。

就这么的在不甘心已经付了饭钱、和饭钱差不多的出租车费以及一份独旅者的骄傲,已经迟到了15分钟,我仍然奋气地往山里走去,身边都是嬉笑坐着小火车来准备来个徒步游山的喜孜孜游人们,我看着起伏的山间小路,毫无人烟的节奏,以及毫无头绪的方向与导航指引,打了电话又是店家比幼儿园更无助的英语告诉我:找到一个日本人告诉你方向,任由我怎么解释说明,他都义无反顾地无限反覆循环播放同一句话。

寻找《松籁庵》的林间小径。

岚山本是美景,可现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可恶的迷宫,夏天最渴求此刻的清凉与绿意,我却一点也不享受,我在山间路里上上下下的小径与石阶上奔跑没有人可以问路,最后遇上了一个悠闲走着的老伯,他的英语竟然流利,不惜和我整山乱窜,因为店家电话怎么再也打不进去,任何导航此时在山路里也毫不管用。他说话缓慢步伐却健朗轻快,虽不能确定方向,但是却愿意按照我的直觉陪我一起前进,最后打通店家的电话沟通后知道,我直觉的方向没错,只是必须越过完全没有路标指引的小径前进,最后我终于来到传说中的秘境豆腐怀石料理《松籁庵》。

深藏林中的豆腐怀石料理《松籁庵》。

日本人让我最佩服的地方就在于,不管你怎么气急败坏、不论你如何想用非日语的方法表达你的情绪是喜或是怒,他们都还是一脉地按照自己应有的步伐,回答自己在礼节上预设的话语仪态:面带着微笑、欢迎致意、鞠躬欠身服务,彷佛世界就要整个崩坏时,也只有保持这种姿态,才是维护骄傲的唯一方法。即便此时我们有可能需要的只是一个道歉与安慰,其他的一点也不重要,但实在话,就算他言语中对我表示慰问,其实我也听不懂,我只是因为他们这样温和的迎接,自己松懈了,忘了这一路我是如何波折与无助。当然,还好故事没有结尾在我没赶上营业时间结束前抵达这样的惨事。

《松籁庵》的环境恬静清幽。

我吃饭很快,这一点实在已经病入膏肓,因为我奉行着吃饭是浪费时间的这个理念,大部分的时候独自吃饭我只是为了充饥。独自旅行时候的用餐,多半为了体验美食与环境,但仍然改不掉食用的速度极快。一个人坐在倚傍桂川看着一道道精致摆盘、细心料理的菜色端上,每一件小物都像是一幅小和式插画,我默默地欣赏且速度地用完。在甜点上来之前,我走到房间顶端的大露台,即便这里川流不息的食客总是没有待上太长时间,而这个露台始终都是如此清洁幽静的迎宾敞开,一个已经习惯来往人群的城市,在这样一个京都人最爱的郊区山林,在岁月的沉浮之中,始终保留自己古都的严谨与庄重一丝不苟。

《松籁庵》环山围绕隐身绿意之中。

豆腐料理并不是全素餐,只是把豆腐当做主餐,而日本人热爱豆腐的程度实在让人费解,但也因为这样的热爱,日本人做出来的豆腐的确有豆香、质地、甘味等因制作地不同的口味层次变化,日本人偏爱质地如绢的豆腐,不似中国对豆腐制作有各种的可能性,这也反应出日本其实是个较内化而封闭的国度,而中国可以时时融合且幻化为当代中国的特点吧。走出《松籁庵》才发现其实只要找到了观光客常去的桂川渡月桥,往深处走就能找到餐厅,路程也非常的简单,误闯了后山反而像是进入了桃花源,从慌乱、荒凉、冷僻到幽静再回到熙攘。像极了人生,在我们无知的时候容易气急败坏、怒火攻心,且情绪杂乱,等我们进入到了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却又开始各种恐惧担忧和求救慌张,等到在有所知的情况安定下来,结局最后发现其实一开始事情就只是那么简单。我笑自己,其实也俗。

《松籁庵》的豆腐料理。

所以隔天再来岚山的天龙寺我变得驾轻就熟,从京都站坐火车到嵯峨岚山站步行不一会儿就到了,这才真正是日本旅游的正常值:凡事都不远也都交通可达,凡地都该好找不太有误入荒山的可能。我饿得慌一直在等着《筛月》餐厅的门开,于是先把天龙寺和花园都走了一圈,在日本所有的古宅寺庙都需要脱鞋入内,我喜欢光着脚走在木质地板的感觉,虽然我不能确认古时人们都如何行动,但能够赤脚走在光洁且平滑的木质地板上,想必自古以来都是一种极大的奢侈吧?能够不拘束且用一种仪式感的方法接触大地,又不致于脏污了脚底,那是多大的自由与奢华。

天龙寺里的《筛月》

天龙寺花园里各式花树草木,此时盛开的正是紫蓝色的绣球,游客多是一个大烦恼,但要在京都观看庭园造景的小山水或枯山水,多半都还是可被安排在屋外平台的高立地板上,大家有序且沉默的拍照。在京都观看日本和在其他城市都完全不同,京都有一种奢尽铅华的极致压迫,每一种东西都美得让你窒息,细节到你头皮发麻却又美不胜收,这个古都拥有每一个日本人的古典梦,也拥有每一个日本人引以为傲的京料理、京风格等。

天龙寺庭园有各种花草树木,景色也充满京都自己的风格。

进入《筛月》时我感觉已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从花园寺庙里观光客如织的繁杂,到餐厅里大家因为前来茹素而显得更为庄重且安静的态度,我照例地默默且速度用餐完毕,却在心中留下好多个空洞。这一餐素菜恐怕是我这一次旅程以来最令我惊讶的一顿菜,没有华丽上菜的方法,只是一个端盘把所有的菜都拿上来,没有一道菜假惺惺地装荤食去迎合群众,可每一道菜却如此美味且仍然是京料理的细致层次。在所有的食客来之前,餐厅应该早从清晨五点就开始忙碌了吧?那每一小片装饰的叶子洗好摆好,那每一个一小口吃完的食材都要细心切好、清洗、沥干;每一个煮物、烤物都要事前准备好,等到客人上桌温度、摆盘等都需要完美。

《筛月》呈现出京料理的细致层次。

走出餐厅,一个外籍和尚从后门走出来,他碧眼且轮廓深邃,低下头默默地往寺庙的方向走去。我想到曾在奈良见到寺庙里的工作人员扫地,在石砾铺满的地板上以竹扫帚扫地上落叶,力道与巧劲都比一般地板要难上很多,他细心地把每一处给扫完,然后一个个地用竹斗收起,石砾上的落叶其实难被竹扫帚驯服,要全都扫完其实需要一次次反覆地耐心。京都的每一天、每一个餐厅、每一间寺庙、每一个山水庭院,都有着无数这样的人,在每一个细节中打理更细的细节。然后日复一日,每一个旅客来欣赏了他们花了一整日时间构思出来的美,然后抹去,然后重新再来。美的极致推进,其实就是为了进入空,然后再换化成另一种美。

加入蘿菈朋友圈搜索daxiedeluola蘿菈微信号,进入蘿菈的朋友圈。

声明:本文为腕表之家自媒体平台“表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腕表之家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表家号

大写的萝拉
已发表 349 篇作品

专栏主笔Laura Lan蓝思晴专精机械钟表赏析,亦对珠宝、生活、文化与艺术等各领域皆有着独到的见解。

TA的更多文章 >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